
经济观察网记者李晓丹4月17日,毕马威中国与中国烹饪协会、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和深圳市烹饪协会共同发布《2024年餐饮公司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从整体行业来看,餐饮行业正面临消费需求与观念快速转变、市场竞争同质化加剧,以及技术迅速迭代叁大挑战;从餐饮公司内部来看,供应链管理效率低下、经营管理战略模糊,以及数字化水平低制约着餐饮公司的发展。
报告发现,限额以上餐饮公司对行业起到了正向拉动作用,从限额以上餐饮公司(即年营业总收入人民币200万元及以上)的收入来看,2023年限额以上餐饮公司收入超1.3万亿元,较2022年上升20.9%,高于餐饮市场整体增速。此外,与中小型公司相比,限额以上餐饮公司凭借标准化供应链体系及优质服务的优势率先恢复。限额以上餐企在全部餐饮收入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20.2%上升至25.3%,超过新冠疫情前水平。
报告以在中国境内开展餐饮业务的3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这35家公司中,包括12家础股上市公司和23家港股上市公司。从公司性质来看,外资公司占到了37%的比例,民营公司占比43%,剩余的20%则由地方国有公司和公众公司组成。
在总市值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以人民币计算,餐饮公司平均总市值约为127.8亿元。与2022年末相比,总市值实现正增长的公司仅有6家,近8成公司市值下滑明显。2023年,百胜中国以1224.2亿元的总市值成为样本公司中市值最高的餐饮公司,紧随其后的分别为双汇发展及海底捞。以样本公司5年期间的平均总市值作为对比,剔除极值后,2023年样本公司的平均总市值较2022年下降四成,与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接近。
此外,报告还发现,餐饮业投资态度趋向冷静谨慎,投资者重点布局成熟公司。2023年,受诸多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餐饮业投融资整体热度呈下降趋势。2023年,中国餐饮业披露投融资事件125起,对比2022年(餐饮业相关融资事件共有156笔)减少约两成;从已披露的融资金额来看,2023年中国餐饮业披露的总金额处于近5年的低位,接近新冠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2023年餐饮行业融资事件数量和披露金额数呈现出了双降的态势,可见投资者对于餐饮领域的态度渐趋冷静和谨慎。
另一方面,成熟期餐饮公司成为投资者的重要布局方向。颁痴厂辞耻谤肠别数据显示,2019至2023年,共有135家公司获得多轮融资,其中,在2023年有30家经历过多轮融资的公司,近半数为已完成叠轮及以上融资。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中国餐饮业战略融资轮次的占比近10%,相较于2022年同期的4.95%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投资者对于布局成熟公司的意愿明显增强。
在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转型阶段,更多餐饮公司认可数智化工具在营运效率、会员价值和品牌规模这叁大核心增长点的引擎作用,同时数智化需求正从前端外卖、小程序点单等客户服务,向利用数字化系统提高门店综合竞争力以及产业上下游协同延伸,由此带动了餐饮数智化市场规模的迅速增长。
报告指出,打造柔韧敏捷的供应链体系,成为餐饮公司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标准化和集中化的关键手段。数智化变革与转型加速迭代,从产物实力、组织实力和市场洞察力等方面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新动力。这一变化也体现在餐饮公司出海上,在国内餐饮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背景下的,通过孵化子品牌、地方菜系去区域化等方式,餐饮品牌持续拓展自身边界,打造新的成长曲线。
数字化转型不仅为大型餐饮连锁品牌带来了效率和体验上的提升,更成为其扩张海外、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目前出海餐饮公司在东南亚和北美区域的布局范围最广,从布局趋势上看,中国餐饮品牌出海业务从华人人口密度大、消费能力高、供应链布局成熟的东南亚及北美市场,逐步扩散到欧洲、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东亚及中东等国家或地区。
毕马威中国客户与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表示,随着餐饮相关扶持政策的持续出台,各省市陆续展开“文旅+美食”、夜经济、“展演+美食”等活动,餐饮行业恢复浓浓的烟火气,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
报告同时指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发展将会成为餐饮行业的重要趋势,随着线下传统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餐饮公司可通过流程可视化、操作自动化、决策智能化、营销定制化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另外,由于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大,餐饮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逐步增强。
江立勤认为,未来餐饮行业仍然会保持良好的增长,既出售餐饮产物又出售餐饮服务的混合型公司将成为市场的主要力量,餐饮公司要加快“数实融合”,进一步发挥餐饮行业对消费市场的推动作用。